人生无进退,天地宽窄间
高二(1)班 冯倩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惜我少年郎,晔晔如扶桑。
苏轼少年之时便以才华出众,汪洋恣肆,明白畅达的豪放派文风,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而苏轼的前半段人生之中,确是仕途顺利,家庭美满。才华横溢的苏轼不仅在词坛自领风骚,而且深受宋神宗信赖,一时之间不知多少人艳羡。他一路顺利的几次升职,当时有人说,他也许就是下一个丞相了,彼时的苏轼壮志磅礴,以治国安天下为己任,当真是个潇洒恣意少年郎!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元丰二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变法被调离京城,后上表发牢骚,被人诬陷为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被逮捕下狱,险些丧命。这就是著名的马台诗案,苏轼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后宋神宗对他从轻发落,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初到黄州之时,郁闷痛苦之间写下了那首《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寂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洁身自好的清寒。《自题金山画像》中的那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既是他一生中遭贬谪被流放的地方,也具有自嘲意味,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痛苦与愤懑流转于字里行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萧且徐行。
苏轼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正是他那不惊恐、不退缩,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气度胸襟,使他创作出了“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这般宽容旷达的诗句。苏轼被贬后有人赠他一块地,供他以谋生计。苏轼取名为“东坡”。他乐观豁达的心态,让他在农作中、山水中收获了许多快乐,哪怕生活再艰难,只要心依旧是轻松而快乐的,就能在余生中过得很好。作为吃货,他有“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快乐”,作为游玩者,他有“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歌窈窕之章”的惬意。
“在洪荒自然里看见生命的不同修行,在文学艺术里照见生命的不同可能。”面对挫折,当我们是以另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事物时,你会发现世界都亮了,你就能把平凡的日子变得富有生机,把痛苦与挫折变成前进道路上的动力,屋宽不如心宽,身安不如心安!
人生无进退,天地宽窄间。人生往往就是在进退、取舍和得失之间才有了新高度和新境界。苏轼退了一步,却获得了乐观、宽容、豁达的快乐,创作出了更多的千古流传的诗词。站得高,看得远,格局大易成功。”能容小人,方成君子,”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有宽容豁达的胸襟,乐观向上的心态。太阳的升起况且驼起了千万次的日落,更何况是历史长河,芸芸众生之中一个渺小的人生呢?
安耐毁誉,八风不动。
-----《见风》